首頁 > 健身專欄
上一篇文章提到,幫助退化性膝關節炎最有證據力的選項為運動治療,那該進行哪些訓練呢?
這週來聊聊膝關節置換與如何提升術後滿意度 歷年研究顯示物理治療早期介入,其術後醫療品質明顯較佳。 關節炎為高齡者常見疾病之一,以膝關節退化最為常見, 合併之
膝關節置換術後的介入,可大致分為三期
腳踝扭傷是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,甚至也有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,因地面不平整、有高低落差而造成腳踝扭傷,連我們的教練下樓梯不慎也扭傷了,最常見的腳踝扭傷部位為外側,約佔70%-80%。
腳踝韌帶受傷後雖然會自己修復,但若沒有適當處理,很容易出現一些後遺症,ex:踝關節活動度不足,本體感覺、平衡能力受影響,甚至是變成習慣性扭傷,因此受傷後的恢復訓練相當重要,且要在疼痛控制下儘早開始,避
上一篇文章提到,痠痛常常只是某種原因導致的結果,肌肉被拉長或是縮短都有可能產生緊繃痠痛的感覺,也因此運動是非常重要的,除了能改善關節位置與體態外,也能藉由肌肉的收縮放鬆,增加循環以及代謝掉廢物,以下提
隨著運動風氣越來越盛行,也越多人經歷到運動後的肌肉痠痛與不適感,可能也會影響到之後的運動訓練及運動表現,而這樣的狀況常是所謂的「延遲性肌肉痠痛」(DOMS)
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緩解方式 目前研究的減緩方法有: 1.冷療(cryotherapy ) 2.伸展(stretching) 3.壓
網球肘學名為肱骨外上髁炎(Lateral Epicondylitis),屬於肌腱炎的一種,常見的症狀為手肘外側有壓痛感,或是在拿重物、扭毛巾時產生疼痛。
延續上週網球肘成因,這週提供幾個舒緩的方式給大家,若還處於疼痛明顯的情況下,可以先熱敷,增加組織循環及放鬆肌肉,且要適度休息避免再過度使用,也可配戴護肘,在適度的支撐下去做活動。
跑者膝學名叫「髂脛束症候群」,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 ITBS ,常出現疼痛的位置在膝蓋外側往上兩指幅的地方。
所謂的肩夾擠就是在做動作時,關節空間變小導致軟組織,像是旋轉肌、肱二頭肌長頭肌腱、肩峰下滑液囊被夾到而受傷,最常見的是肩峰下夾擠症候群。